标签归档:user experience

牛顿和苹果树

20110611

记得初中的时候学过一篇关于牛顿请人吃饭的故事,当然不是想讲专注,不过他和苹果树的故事更让我反思。

大概在很久很久以,有天牛顿吃完饭在花园遛弯,突然看到了一只苹果从树上掉落,深究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我想如果那时是我,八成是擦一擦,看一眼,对嘴巴了。吃完后,我深深的开始反省,都是人类为什么区别就这么大呢?
时间回到现代,有天吃完饭在书架上翻书,突然看到了一本红红的书掉落,深蹲捡起一看是几年前买的《设计心理学》唐.诺曼写的书,看到书名想起当时读完印象最深刻的一条设计心理学准则(大致意思):当你(别人)不知道如何使用一款产品时,如:解锁手机、运行洗衣机、启动游戏机、ATM机取钱、操控遥控器时不要就觉的是自己笨,自己的问题,其实大多数情况下只是这个产品本身设计的不够好。而做为一名交互设计师,对于这种现象就应该具有这种敏感性。是的,就是这种敏感性决定了你看到一个苹果落地后,是发现一个定律还是当饭后水果。

想起以前教我妈用新手机时,常常不耐烦,总觉的老人家out,一个解锁功能教了几次才会,但有一次她用我刚买的iPhone手机,居然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自己打开,还翻看我的手机通话,我才开始真正体会到诺曼说的那句话。大多数情况下常常觉的一个产品设计的越复杂越能让人觉的它很高端,很先进,常常是自己研究半天才懂的东西在看别人研究不出时,总能给自己带来一些优越感,一些很奇怪心理反应。我还记得读书的时候还经常和同学比谁的随身听功能键多,有时候拿到边人的随身听不知道怎么打开插磁带的面板还被同学笑。但其实用户是否能轻松的完成操作才是一个产品真正的体验价值所在(当然前提是有这个需求),产品的易用性先决定了产品面向的人群会有多宽,市场能做多大的关键因素之一,我妈装宽带时送的一只Android操作系统的华为手机就被一款老式的有数字键位的平板手机一直替代着,我问她为什么不换,他说用起来太麻烦了,很多功能也用不到,而且字又小。

一旦市场有某个需求,厂家设计出解决需求的产品,用户去接触产品的都是在体验。体验产品的易用性,关注产品的功效。在看到用户不知如何操作使用时,先别急着认为用户太笨、或者美其名曰产品定位不同,不是目标用户。仔细想想是不是设计上有改进的空间,之前有考虑不周的功能,是不是有未能满足的常用场景。

这是交互设计师该有的一根筋,它是会决定了你是一个发现的更多还是吃的更多人。